上海市工商注冊局分析-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本頁內容來自www.sgs.gov.cn上海工商網
上海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7%,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9175.70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七成。
上海布局的重點行業動能尤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金融行業增速明顯加快,預計上半年增長30%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產值可比增長0.7%,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分別增長38.3%、22.1%,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營收增長13%。
幾天前,上海竟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黎博精剛剛把辦公室搬到了位于徐匯區的越界創意園區。搬家,是因為在短短六個月內,公司員工從20多人擴張到60多人,原來位于松江區的辦公場地不夠用了。與此呼應,公司剛剛結束了千萬美元級別的B輪融資,黎博精嘗到了在滬創業的成就感:“我感覺進入了創業的新階段。”
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新增各類市場主體逾14萬戶。這14萬戶“新老板”的“出身來歷”,大多集中在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恰好能勾勒出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進行時”。
逾九成“新老板”為民企:
在申城14萬余家新落地的企業中,民營企業創業熱情持續高漲,成為市場新亮點。根據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5月,本市注冊登記的新設民營企業13.29萬戶,同比增長20.6%。不僅如此,這些“新老板”帶著雄厚資金入駐,注冊資本合計達到9494.86億元,同比增長49.7%。
“這個數字的增長是爆發式的,民間投資的積極性依然很高。”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民營企業在上海新設企業戶數中占比95.1%,近半數**授權量由民企獲得,今年情況或更勝于去年。
民營企業的創新力量在創業浪潮中閃爍著無窮智慧。
盈家生活是一家立足上海的創業企業,其創業靈感來源于租房的痛點。公司創始人邢弢告訴記者,目前在租房市場上,租房者“押一付三”是慣例,經濟壓力很大,而房東則希望按年收租,以更好地實現理財。針對這個痛點,我們在租房市場推出了場景化金融服務,有效地解決了雙方矛盾。目前這一金融服務僅在上海市場就已經覆蓋了***用戶。
源源不斷的民企“老板”加入,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也越來越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實現商品零售額1135.38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高于全市2.7個百分點;完成稅收收入2212.96億元,同比增長39.2%,增速**全市13.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稅收收入占全市比重達29.9%,為2012年以來占比的**值。
服務經濟受“新老板”追捧:
黎博精創辦的公司品牌叫做“撈月狗”,與這個“二次元”名字一樣,其主營業務也相當前沿———電子競技領域的大數據分析,每天可以實時處理8億次電競數據更新請求,這是典型的服務業創新創業。艾瑞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電競市場規模僅為44.1億元,去年已接近270億元,但在“撈月狗”之前,還沒有任何企業打通過電競、游戲領域的底層數據,更沒有嘗試通過大數據挖掘找到更好的營銷方式。
“游戲公司給我們的是‘咖啡豆’,我們產出的是‘星巴克’”,黎博精這樣比喻企業的“生產鏈”。他告訴記者,把公司設在上海,因為這里是中國電競賽事的中心,未來將成為亞洲的電競中心,具有天生的優勢,“電競數據在全球范圍內說同一種語言,目前,‘撈月狗’20%的用戶來自海外,下個月公司將正式進入海外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
“撈月狗”只是無數第三產業創業企業中的一個縮影。“從行業看,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教育行業的新注冊企業數量同比增速高達四成或以上。”市工商局上述負責人透露,就以今年5月的數字為例,本市共新增企業2.7萬戶,同比增長23.1%,其中僅“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新注冊企業就達到4319戶,注冊資本達273.78億元,而從注冊資本的同比增減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注冊資本,同比增幅超過100%。
為結構轉型提供新動能:
面對大量涌入的“新老板”,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也在不斷優化。上海觀池影業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1日在靜安區注冊成立,董事長張斌印象*深的細節是,在辦理登記注冊時,工商窗口的工作人員就發放了承諾書,明確告知其公司從事的經營范圍屬于“電影發行”,對應的審批部門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對于剛剛成立公司的創業者來說,這種細節性服務起到了很大的提示和引導作用。”
“這種‘雙告知’相當于‘雙保險’。”市工商局注冊處處長俞培剛表示,從工商部門的角度來看,將企業的“出生證明”第一時間告知許可審批部門,不僅糾正了初創企業的一些認識性偏差,更打破了監管部門之間歷來的“信息孤島”屏障,盡可能地避免了監管真空。
企業的創業熱情高漲、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環,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經濟結構的深度轉型。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海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7%,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9175.70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七成,達到70.8%,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3個百分點。上海布局的重點行業動能尤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金融行業增速明顯加快,預計上半年增長30%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產值可比增長0.7%,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分別增長38.3%、22.1%,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營收增長13%,軟件信息服務業營收增長14.8%……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為新常態下的經濟結構轉型提供了新的動能。